跳到主要內容
孝親獎

孝 親 獎

普三甲陳柏旭(化仁)

柏旭來自單親家庭,家裡成員有爺爺、奶奶、父親和弟弟,而家中爺爺奶奶因年紀大了,所以無法有任何的經濟來源,只能依靠父親的工作取得錢,但是父親的工作時有時無,沒有個固定的月薪,平時也是早出晚歸,家中的一切家務也交給柏旭處理。雖然平時柏旭會隨著姑姑到夜市擺攤,但是夜市也是個不固定的經濟來源,而為了家中的經濟支出,柏旭都會將家裡的所有有消費量都會降到最低。是個上進又韌性極強的孩子。

父親日前因為特殊境遇無法照顧家庭,家庭負擔更為沉重,那孩子不因此而喪失鬥志,很認真讀書,也很幫忙家裡。在學校會協助同學,幫忙老師,曾經擔任班長副班長及學藝風紀的幹部,是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好學生。

柏旭從小是一位乖巧的孩子,最近學測完畢,除了平常幫忙做家事外,更會主動協助家裡夜市的工作,以減輕長輩的負擔。此外,為了分擔家裡的開銷,目前他也犧牲自己假日白天時間與空閒的時間去打工,一來幫忙家中經濟,二來為將來償還就學貸款的錢預作準備;促使自己在求學階段中,能更加認真、努力學習,為了就是不要辜負長輩,以及堅持自己的向學之心。

古諺云:「事親以孝,足為典式」,柏旭可謂名實相符,足當今日年輕學子之楷模。

 

普三乙趙致忠(自強)

致忠父親在他高一的時候生病去世,家中頓失支柱,只剩年幼的致忠及哥哥、母親相依為命。父親的驟逝,使得母親的生活壓力增加,由於致忠母親來自大陸,年輕時隨著父親來台灣落地生根,但因語言文化隔閡,不易尋找工作,又缺乏本錢無法租借店面,在生活壓力催逼之下,只能在中山路路旁做起餐車賣飯糰的小本生意,一個月的營收扣除致忠讀書生活的花費,以及帳單、房子貸款等等,所剩僅能勉強讓一家人餬口度日,雖然致忠哥哥在外縣市當兵,尚有一份微薄的薪水,但生活仍入不敷出。

平時家中只有致忠和母親兩人,致忠是個懂事的孩子,為了體貼母親,總會利用課餘時間協助母親處理家務,雖然致忠很想打工賺錢貼補家用,但還是被母親制止,母親認為致忠的身分目前是一名高中學生,就讀升學班,必須以課業為重,不能每天想著打工賺錢,因為致忠母親認為作為學生現階段就是要把書讀好,考上好大學,這樣以後出社會才會有好工作。所以在母親萬般堅持下,致忠只能在家幫助母親多做一點家事,不要讓母親太過操勞,另一方面為了減少家中開支,致忠也會盡量省錢,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雖然家中生活困頓,但致忠卻不以為苦,在家懂事孝順、在校處事認真負責,每學期都擔任班級幹部,積極為班上同學服務,深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與喜愛。

目前致忠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考取警專,將來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回報辛苦工作的母親,也用來報答學校的栽培。

 

 

 

 

 

303李螢螢(國風)

李螢螢與奶奶祖孫之情深切,在奶奶罹病後不曾一天缺席陪伴與協助母親照護,孝行令人動容,在她這個年紀當中能如此體貼、懂事,實屬不易。

螢螢與大部分高中生不一樣之處,在於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她家中成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與她。十年前,她還就讀國小時,奶奶突然生了一場病,導致小腦萎縮導致生活無法自理,家裡因此陷入愁雲慘霧之中。爸爸和媽媽為了照顧住院的奶奶及家中仍還在念書的哥哥與她,家中、醫院兩頭跑,白天還要工作。螢螢常常看到爸媽疲憊的樣子,還小的她雖然無能為力,但是貼心的她卻仍然盡自己的心力來幫忙家裡事務。

奶奶出院後在家休養,爸爸白天要出門工作,晚上回到家時都已經是她們要就寢的時候,媽媽則是早上將奶奶打理好後,隨即去早餐店打工,中午前必定趕回家照顧奶奶,而螢螢是家中除了媽媽唯一的女生,有次當她看見媽媽在為奶奶擦澡,在門外看見偷偷流眼淚,備感媽媽的辛勞,因此立刻進去和媽媽表示,想學習為奶奶擦澡。從此以後,她都主動為奶奶擦澡,餵奶奶吃飯,吃完飯後則幫忙為奶奶按摩放鬆肌肉,也會和奶奶分享學校發生的事情,讓奶奶也參與她的學校生活。

為了照顧奶奶決定留在花蓮就讀四維高中。在就讀期間,她不斷的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高一時就考取電腦軟體丙級,高二時考取網頁設計丙級及會計資訊丙級,在高三上學期順利考取會計乙級,下學期也考取電腦軟體應用乙級,學業成績在校排名前五。她十分懂事,也不曾讓爸媽擔心,用行動來讓奶奶知道,她從來沒有放棄自己,奶奶也要一直堅持下去,雖然奶奶的病不會好起來了,但是奶奶也要繼續堅持不放棄自己的生命。

304謝典涵(國風)

謝典涵因父母離異,母親在她幼稚園時就已離家,獨留她與父親同住,由父親獨力撫養長大。父親工作是房屋裝修工人,所以工作時間、地點並不固定。若住家附近的工程,會帶著典涵在身旁,父親工作時,她就一個人在車上,或是在沙子堆上玩起扮家家酒;距離遠的工程,父親常無法準時回家,年幼的典涵已學會自己煮泡麵或是水餃裹腹。從小,典涵就能照顧自己,也能替父親分擔家庭事務,貼心懂事,不會因為父親疏於照顧,而走上令人擔心的道路。

高中三年,擔任多課程小老師,更是不可或缺的班級幹部,是老師得力的好幫手。學業成績始終保持在前五名,專業課程中,考取中餐烹飪、飲料調製等相關專業領域證照。另外,積極參加多項校外比賽並獲肯定,如教育部的閱讀心得與小論文比賽皆獲得甲等成績;全國菁英盃遊程設計比賽,獲得佳作佳績。

典涵從小就受到許多的社福單位協助,完成各階段的學業,父親也常告訴孩子,有能力時,就要盡全力的回饋幫助過妳的人。所以高中期間,參加許多的志工服務活動,時間達100小時以上。108學期由班上同學推舉為班級三好楷模代表,一同推廣善行。

日前父親突然身體不適,典涵機靈堅持陪同父親就醫,經檢查為心肌梗塞,所幸裝了人工支架逃過一劫,但工作卻因此受到限制,無疑地對於家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時值畢業選擇學校,貼心的典涵心中掛念父親,不想獨留父親在花蓮沒有人可以就近照料,因而放棄了至花蓮以外就讀科大的夢想。

希望此獎項給予孩子肯定鼓勵外,同時教導孩子存有感恩的心,將來有能力時,可以回饋社會將愛傳下去。

 

 

305莊珮綺(化仁)

珮綺是一個積極進取、待人溫暖的孩子,雖然家庭環境不是很優渥。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的她,在小學四年級時,因父母離異,被迫與爸爸骨肉分離,在她心中,時常有些遺憾,但卻不曾停下奮鬥的腳步,不輟地為自己的夢想持續精進。

珮綺與姊姊、母親居住、共同生活,在吉安鄉外面租房子。母親本身是外籍配偶,因為與父親離婚,必須要經濟獨立生活與照顧母女三人。媽媽雖然克服語言障礙,仍因為工作找尋不易,生活十分艱辛。平日靠小吃攤賺取微薄的薪資,加上政府的低收入的補助來維持生活。珮綺因為單親家庭,不僅獨立,更能夠體察媽媽與家人的需要,貼心地主動協助家務。在繁忙的課業之餘,也會主動爭取工讀機會,利用假日或寒暑假到學校合作的飯店打工,以減輕家中的負擔,而且在過程中不以為苦,甚而在工作中獲益良多,且樂在其中。

珮綺求學過程中,由於師長的陪伴、鼓勵,讓她漸漸地獲得自信與勇氣,甚至對於師長協助她爭取的每一份資源與獎學金,讓珮綺可以專心向學,她都會銘記在心中,並時常主動幫忙師長或協助同學給予回饋,在她內心中,也埋下助人不欲人知的善念,用行動實踐其感激之情。珮綺的成長過程雖然艱苦,但卻從不自怨自艾;更是很快地融入團體生活,認真學習,期能透過不斷地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

珮綺除了在家中孝順母親,與姊姊相互幫忙,在學校的學習態度也十分積極,富有進取心。目前已經考取中餐、飲調、烘焙與餐服丙級證照之外,她更是餐服的選手,曾代表學校參加110學年度的全國技藝競賽,備受肯定。在班上熱心助人,在同學心中充滿正義感。高中三年,在學校擔任班級幹部,期間認真努力的擔任好老師和同學間溝通的橋樑,對於師長所交予的工作皆能圓滿完成,負責盡職、盡心盡力。孝親與奮鬥的事蹟與表現,值得受到大家給予肯定與鼓勵。

306吳冠諄(美崙)

    冠諄原本出生在一個幸福小康的家庭,國一時,父親在一場嚴重的車禍中受重傷且喪失了工作能力。全家的經濟重擔全落在母親雙肩上,更為了醫治父親的疾病,散盡家產,父親雖然保住了性命,卻要一輩子洗腎,而且視神經也嚴重受損,目前視力連0.1都不到,更悲慘的是在去年又發現父親罹癌。懂事乖巧的冠諄,了解到家中再也無法給太多的資源,必須要靠自己努力力爭上游。冠諄更加勤儉更加努力學習,她從不怨天尤人,她反而勉勵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以獲取獎助學金,幫助媽媽緩解龐大的經濟壓力。她在校成績一直保持班級第一名,還考取3張證照。

    為不讓家人擔心,冠諄學會獨立自主、自動自發,平日放學回到家中後,幫忙家裡的家事,舉凡備餐、倒垃圾、洗碗、洗衣服等,以及協助父親用餐、餐後散步等,冠諄從不喊累。晚餐過程中喜歡和父母分享學校的喜怒哀樂,父母也會用過來人的經驗去告訴冠諄生活的大小事,與父母談心的時光是最快樂的。父母的陪伴是冠諄在缺乏物質條件下最好的禮物,能有父母陪伴是幸福的,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越是長久越是深刻,即使只是平凡的每一天,冠諄都很珍惜這樣的時光。

    冠諄還自我勉勵:她謹遵四維的校訓—孝親感恩,她尤其珍惜和父母親相處的分分秒秒。同時也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不好,所以常常受到社會的幫助,冠諄學會懂得感恩,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在行有餘力時,將這綿延無期的愛持續傳承下去。她還希望自己將來學習有成時,也有能力回饋社會,幫助那些莘莘學子們。更難能可貴的是冠諄即便經歷了家庭經濟拮据、困頓生活與課業雙重的壓力下,她仍然具正向開朗積極的態度,與傳遞正能量給周遭的同學。而且她服伺重病的父親及為母親一心分攤家計的孝親行為,實屬不易,值得嘉許。

我們亮麗的成績

三年前,380位同學在家長鼓勵下,放棄國立高中職選擇四維,三年後,他們締造860人次全國性獎項,升學質量更超越國立高中職,他們的榮耀,誠摯獻給相信四維肯定四維的家長。

111年應屆畢業生獲獎人數統計

 

畢業生人數

380

百分比

全部獲獎人次

1080

284.21%

獲全國性獎項人次

860

226.32%


 

 

升學成果方面:今年成績突破歷年紀錄,本校參加大學、技專院校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已錄取73人次,其中國立大學高達33人次;綜合高中職業類科在科大繁星計畫共有15人錄取國私立科大,再創新高。 

技能表現方面:乙丙級技術士檢定合格人次高達787人次,合格率高達230.12﹪,平均每位學生有二張以上的證照,為花東之冠。

整體表現方面:1080人次獲獎,比率達284.21﹪,其中獲全國性獎項有860人次,比率達226.32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