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臘八粥典故

臘八粥典故-牧羊女供乳糜 說明

    農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這一天,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法寶節法會、臘八會,並以「臘八粥」供佛饗眾。

    佛陀成道日為何要供養臘八粥呢?其緣由來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的悉達多太子,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麥,以淡泊物質來砥礪求道的心願。漸漸地太子覺悟到:世間的人追逐物欲,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過份享樂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如果執著於苦行,徒使身心受苦,形同枯木死灰,也不能證悟菩提,最好是捨棄苦樂二邊,過著不苦不樂的中道生活,才能邁進解脫大道。

    太子有了這一番體悟,了解苦行的不究竟,即刻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讓長年清淨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但因太子的形體瘦弱,竟疲乏無力的倒在尼連禪河邊,過了一會,太子手攀岸上垂下的枯樹方站起來,走不了幾步,又癱倒在岸上。這時,河邊有一個名叫難陀波羅的牧女,在河畔的草原上放牧,她忽然看到一位瘦弱的青年沙門橫臥河岸旁,好像毫無氣力似的,她立時生起同情心,手捧乳汁前來供養太子。

    太子接受牧女的一杯乳汁,其中的美味實在無法譬喻。飲後,五體通暢,漸漸的恢復了氣力,於是涉河過岸,走到伽耶山的一棵繁茂的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而開悟證道,成就正等正覺。

    由於牧羊女供養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佛教徒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當天,以五穀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相沿至今,此風氣漸漸廣傳至民間,一般人也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成為民間風俗之一。

說明:1.「沙門」-又譯為桑門、喪門、娑門、沙門那、沙迦懣曩、室摩那弩、舍羅摩弩,意譯為道士,道人,貧道等,意為「勤息」、「止息」等意,原為古印度宗教名詞,泛指所有出家,修行苦行禁慾,以乞食為生的宗教人士,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男性出家眾比丘)的代名詞,在漢傳佛教中,意義略同於和尚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