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研究發展與進修 / 校系選填 / 打破對價關係

學術vs.應用?校長解惑〉成功大學校長 蘇慧貞

學與用一體兩面 大學要打破對價關係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大學是植物系,之後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時,轉念公共衛生,成為哈佛公衛第一位植物系出身的學生。從研究領域走到社會應用,蘇慧貞說,這條路順其自然,「學與用是一體兩用,只想著對價關係,反而會迷失為何讀大學的初衷。」

當企業一直高喊學用落差,學生也擔心畢業後找不到高薪工作,讓許多人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容易陷入讀「應用類」比「理論型」好的盲點,彷彿如果大學畢業沒能馬上找到人人稱羨的好工作,就是讀錯系、選錯校。

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很容易陷入「規格化」的迷思,誰做了什麼不錯、被媒體報導稱讚,大家就不自己思考一窩蜂地跟著,卻沒有仔細思考,自己適不適合,以及最重要的就是:「讀大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對價交換」已讓學習失焦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大學報考的資訊幾乎都在講怎麼「進大學」,卻沒有去談「大學是什麼」。

大學最初在歐洲出現,是有一群人,他們有一定的知識與修為、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彼此因為好奇心聚在一起,探求科學的真實,以及人文的真善美。這群人協力往前走,努力做好研究。

他們的研究有沒有價值?當然有!隨著這些知識分子認真投入研究,當研究產出成果,之後的應用也隨之而來。

所以任何一門學科,都沒有學術與應用的差異,兩者只是先後順序、一體的表裡。就像你讀電機,還是必須要有數理化相關基礎;想當醫生,還是得先學好生物與生理的專業;想當太空人探索外太空,一定要有完整的天文學知識。

現在大家卻把讀大學當作是一種「對價交換」,選填系所前,問的不是「我可以學到什麼?」「這所大學有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而是急著先問「未來工作」,忙著評估選擇之後有多少「回報」,得到的回報又是否「划算」。

當把讀大學當成一種「交換」,當目的與指標蓋過學習過程,你的學習與選擇,反而會失焦。

回憶自己當初之所以進入台大植物系,起心動念來自於17歲讀高中時,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更「平衡」,我自覺是個感性的人,希望能透過知識的修習,讓自己擁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因此決意選擇「自然科學領域」做為大學科系。最後進入了台大植物系。

有別於許多人的誤解,植物系其實不是農學院,而是隸屬在理學院,擁有許多實驗與研究課程。從四年的植物系學習,到碩士進一步研究生態生理學,我逐漸發現自己的性向,不想當公務員,應該也無法成為科學家,但我非常喜歡認真投入做學問的樂趣。

學習自我判斷 勿輕信別人經驗

還記得,我曾在實驗室裡調配藥劑、切片實驗,整整站了一天都不知道時間流逝,回到家腳都站到腫了、連鞋子都差點脫不下來,但那種不斷去嘗試驗證問題、找出答案的投入感,讓我知道自己對「理解真實」這件事的喜愛。

我那時根本沒想過是不是應該要轉去其他更容易求職的熱門科系,而是單純沉浸在做學問這件事,努力把「本分」做好。在做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相對於「植物」這樣的小生命體,自己對「人」更有感覺,從植物與生態的微觀出發,更想理解環境與人的關係。

這也促成我轉讀公共衛生的契機。在被哈佛公衛所口試委員提問「說明你為何適合念公衛?」時,我以植物學與生態學的背景,想像之前的研究如何對人類世界帶來改變與進步,說了一個如何在社群中造成改變的做法,打動了口試委員。

這和我讀植物和生態有沒有關?當然有,因為要能解釋一個在人類社會的做法背後,需要的一定是關於環境的基礎學理。

所以基礎與應用沒有分別,只是一體的表裡兩面。重點在於你能不能對做學問這件事誠實,最怕的就是輕信別人口中的role model(榜樣)。

我不願意擔任這樣的角色,隨便給年輕人A或B的選項,在長年實驗與研究過程中,我體悟到,跟隨別人已經篩選好的路線,雖說最快,但用最快方式得到的答案,其實也很危險。

只有自己做判斷,才會發現自己有什麼做得好、有哪些做不好,具有更多隱藏的價值。在主動嘗試與得到回饋之前,沒有什麼是一定可以或是一定不可以,這是植物系教我的做學問的正確態度,也是一個人讀大學理解自己的基本態度。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