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選浪淘沙(李煜) 一剪梅(李清照) 破陣子(辛棄疾)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舊詞新曲(聆聽)
u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五代溫庭筠 菩薩蠻)
v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南唐李煜 相見歡)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即有將此調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二、詞的小檔案:
【詞的別名】:詩餘、長短句、樂府、曲子詞、倚聲。
【單位】:闋(ㄑㄩㄝˋ),量詞。一般分成兩段。稱上片(闋)、下片(闋)。
【發展】:最早約在中唐前後,宋代為詞之黃金時代。
【體例】:u小令(令):58字以內
v中調(引,近):59字至90字
w長調(慢):91字以上
詞調,即填詞依據的樂譜。
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殘 依據詞意自立。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幹,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惟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u小令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v中調蘇幕遮 宋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w長調水調歌頭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格律】:限制比近體詩嚴格;依詞調規定填寫。
u字數一定 v講求平仄 w句式參差不齊 x押韻的位置各個詞調不同 y詞的對仗可靈活
掌握。
【稱名】:u隋唐時,漢魏以來的樂府舊譜幾乎失傳,而胡樂傳入中國,叫做「新樂」。國人喜歡新樂
曲調的優美,卻不了解歌詞含意,於是採用其優美曲調,製作新詞以便歌唱,就稱這種配樂的歌詞為「曲子詞」。後來專就文辭部分稱為「詞」。
v這種文體產生在「詩」之後,故叫做「詩餘」。(如范仲淹 范文正公詩餘)
w因為原來可配樂歌唱,也叫「樂府」。(如蘇軾 東波樂府)
x又因句子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如辛棄疾 稼軒長短句)
【詞的重要作家稱譽】:
1 |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 | 6 | 閨秀詞人第一:李清照 | |
2 | 詞中之帝(聖):李煜 | 7 | 詞豪放派之祖:蘇軾 | |
3 | 南宋愛國詩人、詞中之龍:辛棄疾 | 8 | 北宋倚聲家初祖:晏殊、歐陽脩 | |
4 | 詞中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 9 | 宋代始創慢詞者:張先、柳永 | |
5 | 詞中二晏:晏殊(大)、晏幾道(小) | 10 | 詞之及大成:周邦彥 | |
其他 | 1.後蜀趙崇祚(ㄗㄨㄛˋ)編的《花間集》,共收溫庭筠等晚唐五代詞家十八人作品,為我國現存最早的詞集。 | |||
2.詞的風格以婉約(歐、柳、周、李)為正宗;豪放(蘇、辛、陸)為變格。 | ||||
分期詞家介紹 | ||||
盛唐 | 李白•菩薩蠻、憶秦娥 →為「百代詞曲之祖」 | |||
中唐 | 韋應物•調笑令、張志和•漁歌子、白居易•楊柳枝 | |||
唐末 | 溫庭筠、韋莊 | |||
五代 | 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南唐二主詞) 馮延已(為詞清新,開北宋一代風氣) | |||
北宋 | 晏殊、歐陽脩、晏幾道(專工小令) 張先、柳永(開慢詞之先) 蘇軾、秦觀、賀鑄、李清照、周邦彥(北宋婉約派集大成者) | |||
南宋 | 辛棄疾、陸游、朱敦儒(蘇派)、史達祖、姜夔(ㄎㄨㄟˊ)、周密(周派) | |||
金 | 元好問 | |||
清 | 納蘭性德 | |||
【詞的流變】:
| 中唐 |
詞風高古淒怨,具藝術價值。代表:李白 【例】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 1.開始出現依胡曲、里巷之曲譜作詞。 2.具音樂性。 代表:劉禹錫、白居易、張志和、韋應物。 【例】劉禹錫 憶江南其一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 |
賞析 描寫遠離他鄉的遊子,長途跋涉,傍晚在驛站歇腳時的所見所感。上片寫景為主,抒情為輔,由外而內,觸景生情。下片以抒情為主,寫景為輔,自內而外,緣情寫景,景隨情移。 | 賞析 寫一位洛陽少女的惜春之情。一邊惋惜春天的歸去,一邊又覺得春天對她也有無限依戀之情。通過擬人化手法,不寫人惜春,卻從春戀人著筆。楊柳依依,叢蘭灑淚,寫來婉轉有致,耐人尋味。最後獨坐亦含顰,以人惜春收束全詞,更增添了全詞的抒情色彩。 |
晚唐 | 五代 |
1. 出現第一本詞集,為詞集之祖花間集,後蜀趙崇祚編。 2. 用詞豔麗濃厚、多寫閨情。 3. 詞數量增多,跳脫詩的形式。 代表:溫庭筠(花間鼻祖)、牛希濟等、韋莊(五代 詞人之首) 【例】菩薩蠻 韋莊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穠妝,綠檀金鳳皇。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 1. 擺脫濃情豔麗,開北宋詞風。 2. 有大量以描寫宮廷歡樂生活,艷麗溫馨的題材。亦不少抒寫亡國之痛,具哀怨淒絕的詞風。 代表:李璟(南唐中主)、李煜(南唐後主) 【例】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前期作品】 |
賞析 此詞寫春愁春恨,主角遠離故國的宮女。藉著清幽冷寂的月夜,庭院裡的付林在輕柔的夜風吹拂下沙沙作響,婆婆的竹影使庭院變得更加幽森清冷;皎潔的月光透過珍珠簾子灑照進來,在地上投下玲瓏斑駁的影子。隨著月光的指引,一位倚枕而臥的女子留著穠妝,戴著鳳凰金釵,隱約透露出她有所期盼的幽微。一雙用青黛描畫的蛾眉,經過輾轉無眠的煎熬已經變得顏色淺淡,眉宇間流溢著愁思,原來她思念的故土——吳國的宮殿已經十分遙遠。拂曉前從畫樓外傳來的更漏殘點之聲,引發她纏綿無盡的春恨與愁情。 | 賞析 描寫江南時的歌舞盛況。寫晚妝後的一群宮娥,爭奇鬥艷,透出了雪白的肌膚,很整齊排列在春殿裏。《霓裳羽衣曲》原是盛唐時的大曲,安史之亂後曲譜失傳。嗜好音樂的李煜得其殘譜,經天資聰慧又善音樂的王後周娥皇演奏,失傳近百年的《霓裳羽衣曲》又重現人間。舞會結束,仍興猶未盡,出宮賞月。醉拍欄杆的醉,不僅是酒醉清狂,還應該是因過度的興奮而心醉、沈醉,得意忘形。不管國主的身份,抛開矜持高貴,狂拍欄杆。 |
北宋 | 南宋 |
1. 初期(花間餘風):承襲五代的婉約風格;內容以愛情、景色、市井小民生活;形式以小令為主。【代表:晏殊、歐陽脩、張先。】 2. 中期(慢詞為主):長調興盛;豪放詞派盛起。內容廣闊。【代表:柳永、蘇軾、秦觀。】 3. 後期(婉約抒情):注重音樂,用字講究,以抒情婉約為主。【代表:周邦彥、晏幾道、李清照】 【例】蝶戀花 歐陽脩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 1. 南渡初期:以豪放詞風為主,以文為詞。具反映時代,語言平易通俗;風格豪放、慷慨激昂之志。【代表:陸游、辛棄疾。】 2. 南宋末年:偏安局面,詞成為笙歌宴遊工具,重格律、尚古典,雕琢字句,唯美哀怨。 【代表:姜夔、吳文英。】 【例】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辛棄疾 |
賞析 此為一首惜春之作,寫因殘春的幽寂所引發出一種生活上的寂寥空虛之感。詞中帶有感傷春天即將結束,追懷過去的遊樂生活點滴。雖然作者在詞中表現出春天即將結束的景致,但卻充分的反映出作者內心中的一種愁到極點、恨到極點的苦。即使整首詞不脫男女風月之事,但卻擁有高超的藝術技巧,達到情景交融,渾然一氣的感受。 | 賞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罷官後,在閒居地信州代湖所寫。 全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
二.詩、詞、曲之比較
類別 | 句式 | 字數 | 體裁 | 格律 | 押韻 | 科白 | 音樂性 | 別稱 |
詩 | 均相同 除樂府詩外,每句句式 | 近體詩字數固定 | 近體詩:律詩,絕句 古體詩:多言情,貴溫雅 樂府詩:多寫實,貴遒勁 | 分平仄 | ◎樂府,古詩可換韻 ◎近體詩 須一韻到底 | 無 | 唯樂府詩入樂餘徒誦 |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
詞 | 長短句式 | 字數固定 | 長調(慢) 中調(引,近) 小令(令) | 分平仄 | 用韻 全闋詞必須照詞譜 詞牌與內容無關 | 無 | 入樂 | 詩餘 曲子詞 長短句 樂府 |
曲 | 長短句式 | 可加襯字 | 劇曲:雜劇,傳奇 散曲:小令,套曲 | 分平上去 | 重韻曲必須照曲譜用韻,可以(用同一字為多句韻腳)曲牌與內容無關 | 劇曲有科白 | 入樂 | 詞餘 樂府 |
其他 | 1.詩莊詞媚曲俚俗 2.中國四大韻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
三.詞選欣賞
◎李煜詞選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我的國家有四十年的歷史,三千里的版圖。雄壯的樓閣,高聳雲霄;茂密的花木,煙聚羅纏。我坐在這快樂天地生活著,哪裡知道有戰爭這回事呢?一旦做了俘虜,在哀愁苦惱中消磨日子,腰枝瘦了,鬢髮也白了。最讓我難堪的是,想當年金陵淪陷之際,我倉惶告別祖先,皇家樂隊也為我演奏離別歌。
對著宮女,我激動得話都說不出來,只好任淚水奔流。【後期作品】
◎柳永詞選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上片抒寫分別的環境與情態;下片抒寫別時心緒與別後境況;全篇以離情為主線,虛實相生。※長亭:人們送別之地。※楚天:泛指南方。※風情:朋友間風雅的情愫或男女愛戀情懷。
鳳棲梧(蝶戀花又名)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柔和的東風,吹過我倚欄已久的高高樓台。黯黯的春愁,從天邊送來。碧草輕煙殘陽裡,默默靠著欄杆,誰能理解我的情懷?我要用狂放昏醉,把愁悶排遣趕開,勉強作樂,心情還是不快。人漸漸地消瘦,初衷依舊不改,就是為她憔悴,也是值得。
◎蘇軾詞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借月景抒發個人懷抱與對弟弟的懷念之情,為詠中秋的絕唱。※瓊:美玉。※宇:房子。※嬋娟:姿態美好的樣子,這裡借指月亮。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紅花凋殘,青杏還沒成熟,空中燕子成群飛翔,地面綠水繞著住家流淌。枝頭上的柳絮被風吹得愈來愈少了,放眼天涯,何處不見青青芳草!牆內是懸掛著鞦韆的院落,牆外是寂靜長遠的路途。牆內洋溢著佳人盪鞦韆的歡笑聲,牆外行走的卻是我這個滿懷憂傷失意人,笑聲隨著距離逐漸變小,卻又勾起了我這多情人的一片煩惱。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近。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藉往沙湖途中遇雨事,暗示他面對人生順逆時,都能處之泰然,充分表現蘇軾開朗坦蕩的胸襟。※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蕭瑟處:樹木在風雨中發出的聲音,此為雙關,既指「剛遇雨處」也指「烏臺詩案」。
◎李清照詞選
一翦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雨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作者早期的作品,夫妻志趣相投,生活美滿,後來丈夫有事遠行,情懷落寞的女詞人在詞中發對丈夫的深篤愛情。※簟:竹席。※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有?正是雁群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為作者後期作品,作者見暮春景色,引發無限的哀愁。※舴艋:小船。
◎辛棄疾詞選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著,但是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當年的歌舞樓臺,繁華景象,英雄業績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如今夕陽照著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當年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豎利,配備精良,氣勢好象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佔區裏後魏皇帝佛狸的廟前,香煙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的社日的鼓聲!誰還來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草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入夜一城花燈好像是春風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又像是被輕風吹落星星點猶如下雨。驅趕寶馬拉著華麗車子香風飄滿一路。風簫的聲音悠揚激動,玉壺的燈光流轉,整夜的魚龍角抵的遊戲到處飛舞。有的插滿蛾兒,有的戴著雪柳,有的飄著金黃的絲縷,一路上說說笑笑嫋娜輕盈地朝人群走去。在衆芳裏尋找她千次百度;突然一回首,那個人卻孤零零地站在、燈火稀稀落落之處。
宋詞名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宋.張先《菩薩蠻》
暮雨不來春不去,花滿地月朦朧--宋.賀鑄《江城子》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元月廿七日望湖樓醉書》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濛濛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辛棄疾《青玉案》
困人天氣近清明--宋.蘇軾《浣溪沙》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更能銷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宋.辛棄疾《摸魚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滿城風雨近重陽--宋.潘大臨《斷句》
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宋.晏殊《蝶戀花》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遊《病起書懷》
臣心一片磁鍼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揚子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遊《讀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陸游《示兒》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宋.陸游《金錯刀行》
胸中有誓深於海,肯使神州竟陸沉--宋.鄭思肖《二礪》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宋.楊萬里《竹枝詞》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宋.李綱《病牛》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宋.鮑照<<代白頭吟>>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絕句>>(<<烏江>>)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論治體劄子.甲申二月九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複>>
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南唐.李煜<<相見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遊<<書憤>>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宋.李清照<<聲聲慢>>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一剪梅>>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宋.黃庭堅<<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
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宋.柳永<<晝夜樂>>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