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勸學   荀子     講義       班級____座號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 荀子其人

(一)姓名:荀況
《史記》稱「荀卿」,《漢書》《戰國策》稱「孫卿」,因「荀」「孫」音近相通之故。

(二)籍貫:戰國趙人

(三)年代:約西元前四世紀末到三世紀末之間,較孟子稍晚。

(四)遊歷:

1.趙:趙王是個急功好利之人(趙國是戰國群雄中首先實行郡縣制之國)
2.齊國:稷下先生、三為祭酒

3.秦:正在推行法家的政治

4.楚國:春申君任其為蘭陵令(戰國時文化思想匯合處:齊國的稷下學宮以及楚國的蘭陵。)

(五)弟子:李斯、韓非(法家)

六)著作:今本《荀子》,為西漢劉向校訂。共32篇,第一篇即為『勸學篇』。

1

2修身

3.不茍

4榮辱

5非相

6非十二子

7仲尼

8儒效

9王制

10富國

11王霸

12君道

13臣道

14致士

15議兵

16強國

17

18正論

19 禮論

20樂論

21解蔽

22正名

23性惡

24君子

25成相

26賦篇

27大略

28宥坐

29子道

30法行

31哀公

32堯問

論語廿篇:

上論: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鄉黨第十

下論:先進第十一、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

孟子七篇: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

老子道德經八十一章:第一章到卅七章「道」經,卅八到八十一章「德」經

(七)荀子學說與孔孟諸子比較

1. 天道觀

春秋以前

中國古代的天,含濃厚的租宗教意味,法天思想流行
詩經大雅:「天生蒸民. 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尚書周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孟子引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老子
莊子

1宇宙本源於道,天地萬物皆生於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天無意志,僅是一種自然現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3莊子:「天無私覆,地無私載
4老莊主張順天法天,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荀子批評莊子:「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孔子

天:主宰宇宙的神,道德意味濃厚。敬天、法天、知天命、安於天命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孟子

主宰的天、運命的天、義理的天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
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

荀子

受道家「天為自然」的觀念啟發,主張天道自然,自有其運行的規律,天是沒有意志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禍福則出於人為,並非出自天意,提出「天人之分」,強調人為的力量,主張以人力「制天」、「用天」,接近「人定勝天」的想法。

 

2.人性論

孔子

未明言性善或性惡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

孟子

性善,與生俱來。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猶水無有不下。」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人之所以為不善,非才之罪。乃自暴自棄,如牛山本有草木之美,而之所以濯濯,非牛山之性也。」(告子上)

告子

性無善惡說(從自然生命--生物的本能、生理的欲望、心理的情緒,來看待人性)
性猶湍水也,……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告子上)

戰國時期學者

認為人性兼有善惡的成分,為善為惡,完全是受環境的影響
孟子告子上公都子引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戰國時期學者

有人天生性惡,有人則性善
孟子告子上公都子引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荀子

(1) 從動物性本能,生理需求,物質欲望的層面論人性,認為人性惡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 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聖人之所以同於眾而不異於眾者性也,所異而過眾者偽也。」

(2)肯定道德教育與環境對人性向善的重要。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3)人人皆可成為道德完善的君子----經過教育
學惡乎始?惡乎終?: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韓非子

性惡說,人性自私自利

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此俱出父母之懷衽,然男子受賀,女子殺之者,慮其後便、計之長利也。故父母之於子也,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
故王良愛馬,越王勾踐愛人,為戰與馳。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3政治

孔子

法先王:憲章文武,祖述堯舜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4)先富後教

孟子

法先王(堯、舜)、尊王賤霸、貴民輕君、重義輕利

荀子

尊君、法後王(文王、武王)、善群、愛民

經濟:富國、節用、裕民

 

4教化

孔子

(1)程序:志道、據德、依仁、游藝。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3)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4)教學方法: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屑之教

孟子

(1)內容: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2)學習方法:為學要循序漸進、專心、務本、有恆

(3)教學方法:時雨化之、成德者、達財者、答問者、私淑艾者

(4)環境教育:一傅眾咻

荀子

(1)方法: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2)目標: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3)累積:積善成德,真積力久則入

(4)環境教育

 

二、成語古今義

 

成語

原義

今義

1

青出於藍

 

喻後天的學習勝過先天的秉賦

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

2

梧鼠技窮

 

喻學習要專一,否則難有成就

喻技能多而不專精,無法派上用場;樣樣通,樣樣鬆。

3

鍥而不舍

為學必須不斷累積,持之以恆

事情之成敗在於恆心與毅力

4

峰迴路轉

山勢迴轉,山路曲折

喻事情有所轉圜或出現生機

5

水落石出

冬季水位下降,石頭露出水面

喻事情真相大白

6

牛山濯濯

牛山上沒有草木

喻人沒有頭髮、禿頭

7

出爾反爾

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將怎樣對待你。

喻言而無信,反覆無常。

8

鉤心鬥角

宮殿建築之精美

(1)喻詩文構思奇巧
(2)喻逞機謀巧智,明爭暗鬥。

9

每下愈況

引用越低下的東西說明道理越為真切

越來越差,亦作「每況愈下」。

10

落花流水

春去花落,春景衰歇

形容被打敗者狼狽的樣子

11

翻雲覆雨

 

喻人情世事反覆無常,變幻不定

(1)喻耍手段、弄權術

(2)男女交歡

12

狗尾續貂

諷刺朝廷封官爵太浮濫

喻以較差的接續在好的後面

13

成竹在胸

 

畫竹之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

喻處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謀畫與打算

14

不二法門

 

佛家語,直接入道,不可言傳修行佛法的門徑

獨一無二的方法

15

一飯千金

韓信厚報漂母一飯之恩

飲食奢侈,一頓飯耗資千金。

16

一絲不掛

佛家語,喻不被塵俗牽累。

赤裸身體,不穿衣服。

17

一波三折

(1)書法筆畫書寫時的變化

(2)文章結構曲折起伏

事情在進行中遇到的阻礙與曲折。

18

不知所云

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比喻作文或演講的重點不明,使人不解其意。

19

拖泥帶水

拖泥帶水禪宗語,比喻糾纏牽扯,因而無法直探禪的本源。

(1)喻動作拖沓,不乾脆俐落。

(2)或指語言文章不簡潔。

20

想入非非

佛家語,指一般人認識能力所達不到的玄妙境界。

(1)後形容胡思亂想不切實際

(2)或不正當的邪思妄想。

21

心心相印

原指佛家不藉言語,以心印證佛法。

形容彼此心意相通,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22

殺雞焉用牛刀

治理小地方,何必用禮樂之大道

大材小用

23

君子遠庖廚

君子有仁心。

男人不必下廚。

24

藍田生玉

比喻名門出俊秀子弟。

或以藍田種玉比喻婦女受孕

25

難兄難弟

1.用以稱人兄弟才學品德均佳。

2.後亦用以諷稱兩人為差不多的貨色,有貶斥意味。難,ㄋㄢˊ。

共患難或處於同樣困境的人。

難音ㄋㄢˋ。 

26

陳陳相因

原指京都倉庫的糧食逐年增加,致陳糧上再堆陳糧。

比喻因襲舊例,而無革新進步。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