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釣勝於魚》語文運用

字、詞、句:詞語運用

2試把適當的詞語頃在括號內

山清水媚、鳥語花香、自不待言、樂此不疲、流連忘返

山窮水盡、花繁葉滿、緣木求魚、淡如雲湮

(1)春天的郊野(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2)八仙嶺的倒影映入淡水湖中,(山清水媚),景色宜人。

(3)屋漏更兼連夜雨,正是(山窮水盡)的時候,卻得到有心人的援手。

(4)海洋公園裹的機動遊戲,多姿多彩,小孩子到了這裏都(流連忘返)了。

(5)這裹的樹木,上個月還是光禿禿的枝柚,想不到今天全是(花繁葉滿)了。

(6)有些人怕寫電腦程式,對愛動腦筋的人,卻是(樂此不疲)的。

(7)創業時期他努力工作,(自不待言),即使現在他仍保持勤儉的作風。

(8)如能把富貴榮華,看得(淡如雲煙),做人就瀟灑多了。

(9)你向這一毛不拔的吝晉鬼求助,不是(緣木求魚)嗎?

 

修辭

綜合練習

3試指出下列旬子所運用的修辭法:(提示:暗喻、層遞、反復、排比、引用、反語)

(1)對極了,對極了。我是為釣,不是為魚。----反復

(2)日光直射的水面,是一條銀河。------------暗喻

(3)能夠欣賞釣,而不計較魚,是會使一個人快樂,使一個團體健康,使一個杜會成功的。----排比層遞

(4)終年在水濱,常有機遇到來,非如緣木而求魚的「智者」,徒勞心力而已。

   ------引用(引用成語「緣木求魚」)反語

 

課文總結

試在括號內填寫適當的文字:

記事:老教授釣魚的目的是(為釣不為魚)

描寫:借(華茲華斯)的話來描寫湖上的風景。

從描寫過渡到討論:作者的(思潮)好像衝入靜論的山谷中。

總述:從老教授能夠欣賞釣而不計較魚,說到很多學者都能從工作本身發現(無限趣味)

實例1:自動機械專家魏剛對工作太投入,惟有用(鋸木頭)的方法便自己休息。

道理1:因為工作本身的興趣,有時能使一個人至於(瘋狂)

實例2:愛因斯坦到普林斯敦任教時,只要求(五千元) 的年俸,忘了兌取(支票)

道理2:醉心追求知識的人無法生(名利)觀念。

實例3:發明原于衝擊器的勞倫斯並不熱衷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

道理3:科學家面對(巨碌厚利),也淡如雲煙。

實例4:發明小兒麻痺預防針的沙克對人說:「我所確知的是:科學家不是(政治家)。我不是(明星),讓我回到實驗室去。

道理4:有釣勝於魚的觀念作基礎,就不會產生向上爬的習慣,也不會產生(學而使則仕)的風氣。

 

陳之藩《釣勝於魚》課文問答

1.      1.    文章開頭所提的老教授,他釣魚的心態與一般人有甚麼不同?作者為甚麼要介紹這位老教授釣魚的事?

答:

(1)   (1)文章開頭所提的老教授,他釣魚往往一釣就是一整天,他不計較整夭只能釣上一兩條小魚。一般人釣魚,目的在漁穫,而牠的享受卻是在「釣」。

(2)   (2)作者要介紹這位老教授釣魚的事,是因為這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闡明:追求學問,樂趣正在於求學問的過程中,而不在於所得到的名利。老教授釣魚的態度正帶出了這觀點。

 

3.作者說:「能夠欣賞釣,而不計較魚,是會使一個人快一樂,使一個團體健康,使一個杜會成功的。(218)試說明這個道理。

答:「釣」是指做學問、做研究的過程,而「魚」則指不同形式的收穫報酬。工作時,月間自己的研究有沒有意義,不問名利,沒有得失之心,人便容易快樂。團體中,大家沒有了「向上爬」的欲望,鬥爭自然減少,團體就更健康了。大家不會「學而使則仕」,學者仍然留在學術崗位上做研究,各守其職,社會就更成功。

 

4.作者說:「每個知識的先驅者所面對的,由外人看來,好像是山窮水盡的泥穴,其實在他自己看來,卻是花繁葉滿的桃源。(218),句中「山窮水盡的泥穴」

和「花繁葉滿的桃源」分別比喻甚麼7

答:「山窮水盡的呢穴」和「花繁葉滿的桃源」其實都是比喻人們對追求學問的看法。一般人視追求知識為畏途,覺得這條路滿佈荊棘,難有收穫,一如「山窮水盡的泥穴」。但知識的先軀者對知識的追求鍥而不捨,愈鑽研深,愈有趣味,那種感覺,妙不可言,就如置身「花繁葉滿的桃源」,令人欣喜不已。

 

5.試舉例說明下列兩點:

(1)醉心追求知識的人,無法再生名利觀念。

答:愛因斯坦剛到普林斯頓時,主事人問他一年要多少薪俸,他說五千差不多了。一年五千元,是物理系剛畢業的學生的薪水,曖因斯坦是舉世聞名的學者,如果他貪求名利,當然不止要求區區年薪五千元,可見醉心追求知識的人,他的心志都放在研究上,無法再生名利觀念。

(2)科學家面對厚棣巨利,也看信淡如雲煙。

答:發明原子衝擊器的勞倫斯,剛一發明時,有人說,他若要請求專利,要比瓦特發的財大,但他只笑了笑,好像是說有那個申請專利的工夫,還不如多衝擊幾種原于呢。由此看來,一些科學家,只要醉心於追求知識,面對厚祿巨利,也會淡如雲煙。(學生可就課文內容舉例,也可用日常見聞舉例。)

 

11.何說明「釣勝於魚」這個道理?他所採用的說明方法有甚麼優點?

答:

(1)作者在每段都用了綱領句和實例,來說明「釣勝於魚」的道理。如「因為工作本身的興趣,有時使一個人至於瘋狂」,「當然在這種境界中的人,是無法再生名利觀念的」,「科學家不僅忘了薪俸的多寡,有時即使厚祿巨利的機會到來,在他們眼中,也淡如雲煙」,「有釣勝於魚的觀念作基礎,所以不會產生向上爬的習慣,也不會產生學而優則仕的風氣」,都是綱領句,這些都是他觀點。而每個綱領句之下,都有實例,如魏剛、愛因斯坦、勞倫斯、沙克等人的事跡,都是實例。

(2)這種先綱領後實例的說明方法,可使讀者容易掌握作者的觀點,以及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12.本文如何運用前後呼應的手法7試舉出例句說明。

答:本文是以老教授早上到湖邊划挺而開展:「對極了,對極了。我是為釣,不是為魚。」他一邊說看,一邊登上小船,帶看牠的釣具與幾本書,馬達照例不開,雙槳輕輕劃破水面,悠然遠去。在文章結尾,則寫老教授在正午把小艇悠然划回來:日已正午,老者的肩舟又悠悠划回來了,照例的提看牠的兩條小魚,登上山來向我笑了笑,並且說:「我是為釣,不是為魚。」正是前後呼應的寫法。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