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蘇軾〈前赤壁賦〉】

上一週所談的兩篇作品在字裡行間聞嗅不到屬於落寞憂鬱的貶謫氣息,反而是一種愉悅閒適的暢達。而本週再來看看另一種貶謫風情〈前赤壁賦〉,東坡因為烏臺詩案遷謫到黃州,這段謫居黃州的時期向來被視為他創作的顛峰,而東坡的性格曠達自放,在〈前赤壁賦〉一文中,藉由蘇子與洞簫客的問答對話,模擬一段心境轉折的路徑,展現超脫的襟懷。

〈前赤壁賦〉一文常被人視為蘇軾的代表作,這篇文章的內蘊、情思與哲理極為豐富而有層次。它的寫作背景是某個秋夜,蘇軾與友人在赤壁夜遊泛舟,面對良辰美景,心裡產生種種的感懷。全文從摯友們月夜泛舟的快意→洞簫客弔古傷今的感慨→蘇子哲理剖析的達觀超脫,情緒的蘊藉隨著文意而一路翻轉,從喜而悲,再從悲轉樂,讓人讀來彷彿在看戲一般,不停地周折反轉。

文中有美麗的月夜圖「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月亮緩步、白露迷濛、水光淋漓,沁涼如水的秋夜,豈不美麗?也有洞簫客的高妙簫聲,這一段關於聲音的摩寫,非常細膩而有韻味,他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來形容簫聲流洩出的情緒,用「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說明簫聲的餘韻不絕,最後再以「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形容簫聲感人至深及深刻的影響。一段難以形容的抽象聲音,用具體的意象來呈現,從吹奏時的進行式,到吹奏後的餘音旋繞及迴響,逐步遞嬗描寫,的確精湛非常。

而文章發展到洞簫客吹簫之前,整個情緒是歡樂暢快的,是什麼樣的關鍵讓劇情急轉直下呢?又為什麼歡樂的情緒會變成悲傷呢?事實上,東坡在大夥飲酒作樂時所唱的歌謠中留下了伏筆,唱詞是這樣的:「渺渺兮予懷,望美人( 國 君)兮天一方」一股淡淡的悵然流洩出來,句中的「予懷」到底是什麼樣的懷抱呢?其實,所謂的「予懷」正是貶謫文人們,身在異地,只能遙望遠在京城的 國 君時,內心所湧現出的惆悵與傷感啊!

於是,緊接著,洞簫客才抒發出弔古傷今的嘆息,曾經的蓋世英雄,如今早已塵歸塵,土歸土,杳杳無痕,而渺小如我者,更是滄海一粟,轉瞬即逝,想到這裡,豈不令人傷感?此時,蘇軾以達觀、超然的思維,說明變與不變、永恆與短暫的關係來慰勉洞簫客。他以水與月為例子發論,水似乎時刻不停奔流,月也日日有圓缺的變化,但,那只是我們肉眼這一刻所看到的現象,就本質(本體)而言,水的整體並沒有變化(文學角度而言),只是流到不同地方,以其他形式來存在而已;而月亮也是如此,初一、十五的圓缺變化,只是所處位置不同所產生的。所以,人如果可以超然看待變與不變,明瞭「現象」和「本質」的關係,那麼,對於人生就能夠有比較豁達的態度了。

這篇文章最大的寫作特色便是利用主與客的問答,來呈現旨趣,而「問答體」正是「賦」重要的呈現方式之一。值得思索的是,洞簫客的悲傷是否真的是他的悲傷呢?有沒有可能是作者蘇軾內心另一種聲音的代言呢?人的思緒或情感常有正反兩個面向同時出現,就是所謂「天使」與「魔鬼」的掙扎,而文人利用兩股聲音的辯證,來釐清自己的確切思維,這樣的情形是可能的。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